-->
两化融合和中国制造2025推动着工控网络逐步从封闭走向开放互联,也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我们基于“分区分域、边界防护、监测预警、终端管控、安全接入、统一认证、数据防泄漏”的方针对工控网络安全进行全面防护,形成事前预测、事中告警、事后溯源的全生命周期工控安全防护体系。
5G技术的应用将会推动物联网、车联网等应用的快速发展,但也会引入新的安全隐患。我们从电信业务而不仅是普通的IT角度进行电信系统的安全评估,覆盖2/3/4/5G电信网络,从端-网-应用不同层次为电信网络保驾护航。
针对海量异构的物联终端设备,基于国密加密技术,提供统一的企业边界网络安全防护功能,实现物联网设备接入的身份认证、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及实时预警,满足大型企业各类物联终端互联互通的安全防护需求。
摒弃传统“网络边界防护”、“防外不防内”安全模式,从零开始构筑企业基于身份的信任体系。在授权前对任何试图接入企业系统的人/事/物进行验证,实现“防内又防外”;通过对人、设备、服务进行身份生命周期管理,实现身份的治理和闭环;采用符合最小权限原则进行细粒度授权,基于尽量多的属性进行信任和风险度量,实现动态、自适应访问控制。零信任建立企业全新的安全边界,满足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新型安全需求。
等保2.0相关国家标准于2019年12月1日开始实施。这是我国实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过程中的一件大事,具有里程碑意义。 等保1.0主要强调物理主机、应用、数据、传输,而2.0版本增加了对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和工业控制等新技术新应用的全覆盖。 我司在等保2.0方面提供如下产品或服务: (1)安全防护:基于我司自研的全栈产品对企业工控网络进行全方位的安全防护,建立基于“分区分域、边界防护
涵盖IT、能源、智能制造、城市基础设施等领域,支撑网络空间安全技术验证、产品安全性测试、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等业务,以满足安全技术研究、网络攻防能力验证、产品检测及方案评估等需求。
客户案例
目前已在国内众多大型500强企业落地,在电商、金融、能源、制造等行业均有成熟解决方案,将云平台的“算力”与用户的海量数据转化为宝贵的商业价值
轨道交通行业-高铁列控网络综合安全防护项目
随着技术的进步,中国的铁路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高速铁路已成为我国靓丽的“国家名片”。我国的高铁运营里程已突破3万公里,是全球高铁运营里程最长的国家。高速铁路已经成为我国的关键基础设施之一,为经济向区域性、全球化发展提供重要动力。高铁运行速度快,运输容量大,运行效率高,在民用上,缩短了时空距离,给人民的出行带来巨大方便,大幅提高了货物周转的效率,促进了经济均衡发展;在军事上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高铁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是保障列车安全、有序、稳定、可靠运行的关键工业控制系统。高铁列控网络是高铁列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中国铁路总公司及下属各级公司运营维护,是其重要的企业生产网络。
在高铁列控网络建立初期,各系统形成自己的私有网络,系统间相互独立,形成了所谓的“物理隔离”,对网络信息安全防护考虑较少。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不断广泛、深入的应用,大量的信息化和数字化组件被引入到高铁列控网络中,极大地提升了系统整体的运行效率和自动化程度。但是,这些技术和设备的引进,也使得系统面临着网络嗅探、网络攻击、病毒入侵、数据篡改等越来越多的安全威胁,加之攻击技术手段革新,高铁列控网络面临的信息安全威胁形势日益严峻,安全风险日益突出,主要体现在:列控设备、列控主机、列控网络、列控数据等方面。
鉴于高铁列控网络的重要性和脆弱性,如何有效保护高铁列控网络设施,加强网络安全综合防护成为必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高铁列控网络作为工控网络,对网络的可靠性、实时性有较高要求,尤其是高铁列控网络承担着控制高铁运行的重要任务,在进行信息安全防护时必须要保证系统功能安全。目前高铁列控网络尚无全面综合的防护方案,轨道交通行业尚未建立体系化的网络安全综合防护能力,网络安全保障能力相对薄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相对较差。
本项目以我国高铁列控网络安全问题为切入点,以信息安全等级保护 V2.0 为依据,综合分析高铁列控网络脆弱性与安全风险,梳理高铁列控网络的安全需求,开展列控网络安全防护机制研究以及影响分析,形成针对高铁列控网络的安全综合防护方案;围绕高铁列控网络的设备安全、主机安全、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贯彻“分区分域、专网专用、纵深防御、综合预警”的总体防护策略,建立多层次协同防御的综合防护平台,构建基于网络隔离、入侵监测、入侵诱捕、网络审计、主机防护、安全核查等技术的纵深防御体系,并在实际运营企业示范应用。形成事前安全检测预防、事中安全事件监测、重要数据安全防护和事后快速应急处置于一体的全生命周期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整体提升高铁列控系统网络安全综合保障能力,带动和促进轨道交通网络安全产业发展,有效提升我国轨道交通控制装备国际竞争力。